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同样是重大战略之一。而“深市行业先锋”中,就有不少海洋经济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
跟随深圳证券交易所调研组走访了深市行业先锋——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深市海洋经济上市公司。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海洋经济上市公司运用资本运作助力高质量发展正酣,但融资瓶颈依存,仍需要各方多措并举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资金活水。
深市行业先锋运用资本运作
助力公司发展
根据调研发现,不少海洋经济上市公司通过重大重组更名上市、重大资产重组、配股、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方式方法助力公司做大做强。
重大重组更名上市,形成“A控红筹”双平台架构。
2018年12月26日,招商港口在深交所正式完成重组更名暨挂牌上市仪式。招商港口董秘黄传京介绍,此次重组项目交易结构复杂,涉及面广,审批程序多,属于重大无先例重组。具体来看,2017年11月20日深赤湾停牌项目启动,2018年12月26日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在深交所举行,历时一年紧张而有序的推进,圆满完成了集团港口资产的重组整合,通过将优质中国香港上市资产注入境内上市公司,实现了A股市场首例红筹上市公司控股权回归A股上市,形成“A控红筹”的双平台架构。
具体来看,深赤湾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招商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CMID”)收购CMID持有的招商局港口13.13亿股普通股股份,股权占比为39.51%。另一方面,招商局香港有限公司与深赤湾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将其持有的招商局港口的股票(22.67%)表决权都托付于深赤湾。重组完成后,深赤湾共持有招商局港口62.18%的表决比例,对其形成实际控制。此次重组实现了A股市场首例红筹上市公司控股权回归A股上市,是2018年A股市场基础设施行业重组交易规模之最。作为跨境重组案例,通过了深港两地监管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事项的合规审核。
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助力公司发展。
北斗星通上市以来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2次,实施完成重组1次,终止重组1次。该公司于2014年8月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公告,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购买深圳华信天线技术有限公司和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该重组于2015年7月实施完成。海兰信上市以来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2次,实施完成重组2次,最终标的均为劳雷海洋(劳雷香港、Summerview、劳雷北京的总称),其中2015年收购劳雷海洋55%股权、2017年收购劳雷海洋45%股权,中间直接标的均为上海海兰劳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配股和发行公司债融资。盐田港公司首次公开发行6.64亿元。自上市以来公司配股1次,募集资金7.11亿元;发行公司债1次,募集资金3.00亿元。
海兰信于2014和2015年实施两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18年进行两次回购,一部分用于注销,另一部分拟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中集集团上市以来,公司共披露股权激励方案2次,累计已授予期权120000000份,占总股本的0.75%。
深市行业先锋上市公司
高质量发展正酣
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只有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能力,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以令人尊重的方式,赢得长盛不衰的声誉,真正成为亿万企业主体中的“优等生”。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海洋经济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持续提升,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北斗星通董事长周儒欣介绍,北斗星通坚持技术领先战略,高度重视研发团队建设和研发投入,并围绕主业开展研发工作,如面向高精度高性能应用的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基于云计算的定位增强与辅助平台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和服务项目等,都与公司主业息息相关。
招商港口是招商局集团港口业务板块管理及资本运营平台,也是全球领先的港口开发、投资和运营管理商。公司在国内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西南港口群等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港口网络群,主营业务遍布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业务分布在全球6大洲18个国家地区的41个港口,大多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港口区位。2018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0973万标箱,同比增长6.6%;散杂货吞吐量5.4亿吨,同比上升1.5%。
战略清晰且坚定,围绕海洋科技领域形成护城河。海兰信董事长申万秋介绍,海兰信从设立以来,坚持聚焦于“海”,历经18年的积累,通过深度市场洞察,不断明确企业愿景,且该愿景与国家产业政策高度契合。公司坚持国际化驱动本地化、资本驱动实业、军民深度融合相互驱动的“三驱动发展战略”。从市场角度,公司定位于“智能航海”与“智慧海洋”领域,拥有“航海+海洋”系列产品,具备国内领先的海洋立体监测综合实施能力,公司在该领域有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海洋科技领域护城河。
海兰信综合导航系统
盐田港董秘陈磊介绍,盐田港主业经营范围为:码头的开发和经营,货物装卸与运输,港口配套交通设施建设与经营,港口配套仓储及工业设施建设与经营,港口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经营,集装箱修理,转口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
中集集团董办主任吴三强介绍,中集集团加速推动集团新型工业化,围绕制造模式升级、产品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重点打造三个产品全生命周期提升试点项目。加速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上,将“两化融合信息化建设”作为集团策略之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探索两化融合。
瓶颈和掣肘依旧存在
虽然海洋经济上市公司在金融领域已经获得较多的资金支持,但仍有一些企业反映,依然存在税收不合理、可转债发行不够顺畅等瓶颈和掣肘。
首先,为提升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建议降低税率,解决不合理的股权激励个税政策。按照财政部及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限制性股票计税基础为登记日和解禁日股价平均数与授予价格的差额,与员工卖出股票价格即实际所得关联度不高。因此在股价持续下行,特别是解禁后股价出现下跌的情况下,员工虽然最终获利较少、甚至不获利,但计税基础仍然较高。
吴三强说,中集集团有两次A股股票期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效果不明显。“目前股权激励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激励手段,面临较高的税务负担,因此激励的效果不够理想。希望适当调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税收政策,降低税负。”申万秋建议。
其次,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降低筹资成本,建议上市公司多利用可转债融资。“希望降低或取消创业板发行可转债对资产负债率的要求。”在申万秋看来,可转债是比银行授信贷款成本更低的公司融资方式,并且具有股债结合的特点,是非常好的融资品种。2014年颁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发行可转债要求“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百分之四十五”。公司作为轻资产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负债率多年保持在20%附近,但是在现行规则下,公司无法采用这一融资方式,只能采取资金成本更高的公司债、或者发行更困难的定向增发等融资方式。
“可转债由于兼具股权和债权的特点,受到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青睐。主板、中小板可转债发行要求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可转债对净资产收益率作出要求,主要是保障债权属性的本息兑付,而可转债要求发行规模不超过净资产的40%、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需覆盖债券利息以及其他增信措施可保障本息兑付。因此,建议主板、中小板的可转债发行条件取消或降低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使更多上市公司可通过可转债的方式融资。”周儒欣建议。
再次,部分公司希望恢复定增锁价机制,取消定增机构股票解禁后一年二级减持50%的限制。一位董事长坦言,配套融资的现行定价机制、限售机制对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加大了公司定增发行的难度。
第四,鼓励企业并购有科技含量和战略协同的标的,不强制要求业绩承诺。“目前部分并购要求业绩对赌,要求大股东适度参与承诺,公司难以收购科技含量高、暂时亏损的企业,这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矛盾。”申万秋坦言,部分上市公司在并购中为获取较高的估值往往做出较高的业绩承诺,从而增加了对赌期之后出现问题的风险。
此外,在公司治理方面,关于股东大会通知发出时间要求,根据《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第五十三条“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45日前发出书面通知,将会议拟审议的事项以及开会的日期和地点告知所有在册股东”。吴三强建议,适当减短通知时间,例如改为“20日”,从而提高相关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