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信息-耕海牧渔,如何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19-10-20

高质量耕海牧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引入先进技术的过程,也是生产技术要素优化配置、不断提升规模效率的过程。海洋牧场既不同于海洋捕捞业,也不同于传统的海水养殖业,而是结合二者优点,在生态优先基础上,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的新系统,可以充分聚集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涵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修复、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海洋信息、休闲渔业、海洋科普等多个方面,有利于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粗放养殖到耕海牧渔,不仅是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选择,更是建设人海合一的和谐海洋,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21 世纪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但滩涂的利用率只有20% 左右,15 米深线以内的浅海利用率仅为0.5%,同时,海水养殖水域环境恶化、海水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保障、以及由此引发的影响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高效开发利用滩涂和浅海资源?如何将海水养殖拓展到15 ~ 40 米的深线之间海域,促进高质量发展?

2019 年初,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依法制定出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合理划定水产养殖区、布局限养区、明确禁养区,集成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到2022 年建成2500 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压减内陆和近海捕捞强度,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建设海洋牧场和渔港经济区,打造海外渔业综合服务基地”,这为未来海水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高质量耕海牧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业态创新、转方式调结构、政府引导、开放合作等方面多维度、综合推进。这也意味着, 海水养殖业不仅是一个引入先进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生产技术要素优化配置、不断提升规模效率的过程。一方面,要运用现代化的工业技术装备改造传统海水养殖业,另一方面,海水养殖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应及时转变理念,运用生态系统平衡理论加强管理和经营。

一、生态优先,促进产业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动态适应

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绿色发展。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高效、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

海洋渔业长时期的粗放发展, 对海洋资源过度索取,对海洋生境造成了破坏。修复海洋生态系统,让海洋资源得以恢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综合施策。宏观层面,坚持陆海统筹,实施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采用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对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关键生态环境进行保育、修复,使其恢复海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降低海洋和陆上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效能。中观层面,沿海省份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特征,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坚持优化利用,构建各具特色、绿色发展的产业格局。微观层面, 聚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风险区域的重点治理,有效防控海洋生态环境风险,促进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是推进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实施,加强沿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保护和稳定海洋资源环境的同时,采取更环保的措施来满足居民对海产品的需求。可以通过增殖放流、人工投礁等干预手段,合理增加生物种群数量,提高水体交换效率, 尤其是可以增加具有高效碳汇作用的贝藻类海洋生物的养殖,充分发挥其环境净化功能。继续减少海洋捕捞渔船,推进海洋捕捞装备更新升级,提升海洋与渔业生态修复能力。

三是继续强化技术检测,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提能增效。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海水水域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检测,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科学监测和监督,严厉查处污染严重的海洋水域,持续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二、技术兜底,提高“耕海” 质量与效率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早在1965 年,就有学者提出,必须大力研究重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它们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以解决人工养殖的一系列问题,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使海洋成为种养殖藻类和贝类的农场,养鱼、虾的牧场,达到耕海目的。所谓“耕海”,有学者认为是“在沿海的滩涂、沼泽、港湾以及二、三十米等深线以浅的海域,人工栽培、种植藻类和耐盐经济植物, 使用笼具、网箱、围网等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海洋动物人工养殖。” 与之相应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标准、水体环境养护、物种、病害防治、基础设施、储存、运输、加工、冷链物流等无一不是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

在数字海洋、透明海洋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海洋产业正从传统产业转变为向科技要潜力、向远洋要资源、向业态创新要未来的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 海水养殖技术创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生物技术融入对海洋产品的养殖中,依靠海洋资源不断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提高海水养殖的规模效率。(2) 着重解决养殖产品的质量问题, 借助海水养殖环境工程技术,根据不同品种海洋生物所需的最优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3)建立生物疫病灾害的预防、监测和控制的技术体系。(4)建设海水养殖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规模化生产设备,规范工业化生产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应用依赖于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 加大对养殖技术开发的投资力度, 通过财政投资、税收优惠等政策为海水养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依托国家科技研发部门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其次,应加大对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 加快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积极组织各类海水养殖科技研究和实践推广活动,建立科学养殖研发机构,加快突破生态修复、良种引领、疫病防控、科学养殖、健康育种空间拓展等技术攻关难题,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作用。再次,要发挥好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推动作用,支持科技创新水平高、研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的海水养殖。最后,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对海水养殖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养殖业现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业态创新,营造健康“牧渔” 环境

基于海水养殖业面临的海洋生境碎片化、海水富营养化和渔业资源衰退等诸多问题,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被视为解决养殖环境污染、修复海洋生境、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海洋牧场既不同于海洋捕捞业,也不同于传统的海水养殖业, 而是结合二者的优点,在生态优先基础上,投放人工鱼礁等构造物,营造适于水产品生存的生境, 根据特定海域的资源禀赋与环境承载力,运用增殖放流等方法将人工培育的生物种苗放流到以天然饵料为主海域,通过科学培育、有效管理种群资源,最后再进行捕捞等一系列生产过程,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新系统。海洋牧场可以充分聚集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涵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修复、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海洋信息、休闲渔业、海洋科普等多个方面,有效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拓展海洋渔业发展新空间,有利于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洋牧场的发展依赖于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2019 年2 月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 压减近海、湖库过密网箱养殖,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海洋牧场主要包括三种建设类型:增养殖海洋产品、休闲渔业以及海洋资源培养与保护。我国海洋牧场理念的提出至今已50 余年,海洋牧场建设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海洋牧场选址依赖人工鱼礁区的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海洋牧场选址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受到影响,不利于海洋牧场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再如,海洋牧场建设往往仅被视为获取海洋水产品的途径,经营者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导致海洋牧场在提供生态廊道、庇护野生种群、调节流场和物质输运等方面的生态作用被忽视。除少数海洋牧场建设兼顾了红树林、海草床、海藻场等自然生境的修复,其他绝大多数牧场未能重视对所处海域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与恢复,难以抵御环境与生态灾害。如何让海洋牧场有效促进受损生境和生物群落的恢复,还有待深入研究。

四、综合施策,提高资源禀赋生产率

近5 年来,我国海水养殖面积有所减少, 从2014 年2305.47 千公顷下降到2018 年的2043.07 千公顷,但海水养殖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4 年的1732.4 万吨上升到2018 年2031.22 万吨, 海水养殖业产值从2014 年的281.5 亿元上升到2018 年的357.2 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海水养殖效率不断提高。但粗放的养殖方式、低端的产业结构,也引致养殖环境恶化、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必然成为高质量耕海牧渔的客观选择。

首先,针对耕海牧渔过程中的多变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等, 如水域生态系统的自然风险、产业系统的市场风险和沿海地区的社会风险,政府应以提升海水养殖业综合效益为根本出发点,综合考虑生物资源、海洋环境、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协调管理。实践中, 海岸带综合治理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其优势在于克服以往海洋环境管理过于分散的矛盾与弊端,能够有效遏制生物物种资源衰退和养殖水域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有助于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的产业格局。

其次,推广应用机械化养殖是转变海水养殖业产业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引擎。机械化养殖不仅能够克服海域空间不足、提高抗风险能力,而且,相比于传统人工养殖模式,更能提高经济效益。据调查,在近海养殖、筏式养殖、池塘养殖中的机械化程度尚不足40%,新型高效增氧机、投饵机、制氧机、鱼糜多功能采肉机、微滤机、工厂化养殖保温模块、便携式水下视频监控、物联网系统等国内先进的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设备研究已经取得新的进展,亟待推广应用。据预测, 通过海水养殖业设施与工程装备技术战略研究,将技术支撑海洋设施养殖拓展至离岸40 ~ 100 米水深海域,可新增宜养储备海域面积60 万平方公里,陆基养殖实现自动化和工业化,海水养殖业装备制造业产值也将大幅度提升。

再次,让以互联网、自控技术和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养殖成为耕海牧渔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手。比如,有的通讯企业已经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 等数字化技术与渔光产业一体化融合,推出领先的智能渔光互补解决方案。这种方案通过数字化技术把渔业和光伏结合在一起,智能光伏可以大幅提升发电量,降低系统成本,同时集成水质监测、环境监测、智能增氧、自动投喂等功能, 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手段,改变传统凭渔业经验养殖和靠单纯人工操作的现状,可以大幅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养殖效率。

五、开放合作,极力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命运共同体

《2030 年渔业与水产养殖业前景报告》称,预计到2030 年, 中国鱼产品消费量将占到全球总消费量的38%。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与需求量,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是提高耕海牧渔质量、致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重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养殖经济技术合作。目前,全球渔业总产量接近2 亿吨,其中养殖总产量为1.06 亿吨(水生动物7660 万吨、水生植物2936.32 万吨)。而中国与“一带一路”热带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5%。“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大多为不发达的热带国家,这些国家自然渔业资源丰富,但养殖技术水平总体落后,产业发展滞后。与这些国家合作,具有水产养殖资源共享度高、产业资源互补性和产业需求共同性强等优点,有助于开拓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中国渔业产业链完整, 开展对外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与条件。目前,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正纷纷鼓励开展与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海水养殖科技合作。

其次,要加强养殖技术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海水养殖业领域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凝聚国际科技资源。在海洋增养殖装备工程技术、海洋高效增养殖技术、水产种质工程技术等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再次,要建立高效、通畅、可控制的全球化海洋食品流通体系。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以养殖海洋生物资源、品牌培育和初级、精深加工为支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国家间海洋食品物流体系业务信息交流;以标准化、信息化为前提,尽快在国际层面形成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生鲜海洋食品加工与冷链物流体系。

最后,要重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养护和生物多样性,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加强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濒危物种保护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跨界海洋生态廊道。在海洋环境污染、海洋垃圾、海洋酸化、赤潮监测、污染应急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海洋污染防治和应急协作机制, 联合开展海洋环境评价,联合发布海洋环境状况报告。尽快落实中国政府倡议发起“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碳计划,与沿线国共同开展海洋和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监测、标准规范与碳汇研究, 联合发布“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蓝碳报告,推动建立国际蓝碳论坛与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