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沿海中部崛起新高地 建设区域发展蓝色增长极
发布日期:2017-08-23

今年以来,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港口、港产、港城”三港联动发展,沿海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1-7月份,新签约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157.75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93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开票销售188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8个;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267万吨,集装箱23万标箱,外贸进出口总额6.9亿美元,其中出口2.5亿美元,港口物流仓储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B型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级验收,即将封关运营。今后一段时期,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将认真落实省委“一特三提升”、“六个突出”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亿吨大港、千亿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沿海中部崛起新高地、建设区域发展蓝色增长极。

一、加快开放发展,建设亿吨大港。以建成亿吨大港为目标,重点提升港口能力,建成中国沿海中部重要枢纽港。提升港口通过能力。建成深水航道工程,加快建设15万吨级通用码头等大丰港四期工程,到2020年,建成3-4个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30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100万标箱。提升集疏运能力。加快内河航道等级提升,强化海河联运优势;大丰港铁路支线开工建设,加快通用机场报批及建设工作。提升服务能力。进境木材指定口岸、中韩陆海联运口岸、综保区、中韩跨境电商经济合作示范区等逐步建成运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活畜进口口岸等申报获得突破。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港口智能指挥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建成运行。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完善对韩集装箱航线,探索对韩客滚航线,筹划开通日本航线,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战略通道建设。同时,加强与长江、京杭运河、淮河区域的港口合作,积极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提高港口辐射带动能力。

二、强化产业强区,培育特色产业。以建成千亿园区为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建成国家区域产能合作示范区。增强综合经济实力。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6亿元,就业人员突破15万人。优化临港特色产业。做强石化、特钢新材料、高端造纸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临港特色产业,建成江苏博汇二期、英茂糖业、匠神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做优新能源、海洋生物、重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形成4-6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突破30个。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成港口服务业产业园为突破,建成悦达物流基地等项目;发展壮大汽车2.5产业,积极发展金融创投、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多种新型业态。到2020年,服务业营业收入超400亿元。发展开放型经济。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0亿美元。

三、突出产城融合,建设宜居港城。以建成省级日月湖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海港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学校、医院、公共租赁房、污水处理厂等配套项目建设进度,吸引优势资源入驻,不断完善港城的城市功能。发展新型业态。推进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现代居家养老产业,加快建设中韩工业园大丰港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进一步丰富港城商贸圈。建设智慧港城。加强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智慧城市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管理智能化,营造合适便捷的现代生活环境。到2020年,大丰港城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0万人。